2005-11-18
万事娱乐历届研究生
在读期间正式发表论文统计(草表)
(按🤼:史地所博士生支部🧝♀️,为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落到实处🍇,号召广大博士生党员,从身边做起✮,向毕业校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尽管大家尽了很大的努力👫🏼,但由于时间和资料的限制 [本次统计的截止日期为2005年11月16日] ,部分校友的科研论著依然没能全部统计进来👨🏿⚖️🤾🏿♀️。敬请各位校友核对后,将相关内容反馈给我们🤽🏻♂️,以便及时更正。谢谢!联系信箱🚒:
硕士
C 陈为忠 《山东港口与腹地研究(1860——1937)》(2000💂🏿、9-2003、7在读)2003届毕业生 导师 吴松弟
1🧝🏿♀️、近代华北花生的运销体系(1908-1937)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3年 第一期
C 曹旭东《东汉政治地理研究二题》 2005 李晓杰
1💁🏿♂️、东汉初年西北边郡的省并与徙吏民问题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5年 第二期
L 李刚《中古乐府诗中的地理意象》2005 张伟然
L 李懋军《明代湖北人口迁移研究》1993 葛剑雄
1🙅🏻、以“路”作为政区道名不自宋始 历史地理 第十辑
L 刘仁团 《光绪初年大旱灾对北方人口的影响》 2000 曹树基
1、清代前期“丁”的实质 中国史研究 2000年 第四期
2、“丁戊奇荒”对山西人口的影响 载《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历史结构》 上海万事娱乐平台出版社2001年
L 李彦涛《鲁西南地区环境变迁及其社会影响》1997 张修桂
L 路伟东 《战国郡考》 2000年 钱林书
1、1860——1864年太平天国天京的粮食供应近代史研究 2000年 第一期
2、河内郡始置于战国 历史地理 第十五辑
N 南少华《魏晋北朝东北区域地理研究》 2005 安介生
1、“河东”考 中国方域 2004年 第2期
Q 秦超 《清代江西省水旱灾害概论》 2005 满志敏
Q 齐敬霞 《鸦片战争中英军的传染病流行》 2004 曹树基
1、互动还是应对——夏明方著《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评介 中国农史 2002年 第四期
S 盛丰《近代上海:一种新都市娱乐生活的滥觞——近代城市指南中的上海与上海娱乐1895——1936》2002 周振鹤
1♎️、 上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戏曲文化中心 复旦学报 2002年 第三期
2⏯𓀗、 一次不平凡的远游——记17世纪初耶稣会修士鄂本笃的中国之行 西域研究 2002年 第四期
S 宋金绪《北朝佛教学派的地理分布》2005 张伟然
1、唐代人口研究的传承与发展 九州学林 2004年夏季二卷二期
S 司佳《19世纪中英语言接触研究》2001 周振鹤
1、从“通事”到“翻译官”——论近代中外语言接触史上的主👳🏿、被动角色的转移 复旦学报 2002年 第三期
W 文静《北宋中原地区旱涝灾害状况初步研究》2000 满志敏
1🕴、对清末民初两次人口调查的分析(以当时新疆人口为中心) 西北史地 1998年 第四期
W 王锐红 《清代赋役全书研究探微》 2004 满志敏
1、从明末清初浙皖丘陵地区“户”的演变看赋役制度之整合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2年 第三期
X 徐玲 《明清以来徽州典当业的地理分布及其社会影响——以长江三角洲的苏州等地为中心》2004 王振忠
1、清末民初苏州典当业分布初探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5年 第二期
Y 杨艳龙 《芜湖地区环境变迁初探》 1998 张修桂
1、唐宋时期皖东南地区湖泊变迁初探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 第三期
Z 张玲 《清代江苏省水旱灾害及其相关问题》2005 满志敏
Z 张敏《明清时期苏州府人口的外迁》1997 葛剑雄
1、明清时期苏州府梨园子弟的播迁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 06期
Z 张丽蓉《长江流域桐油贸易格局与市场整合(1891——1945)——以四川为中心》 2003 侯杨方
1🙋🌸、民国桐油贸易格局与市场整合——以四川为中心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2年 第二期
2🙎🏿♂️、长江流域桐油贸易格局与市场整合——以四川为中心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3年 第二期
Z 周鹏 《环境变迁与人类社会——东汉时期北方边疆民族活动初探》2005 张伟然
1、唐代的南北地理分界线及相关问题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5年 第二期(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张伟然教授)
Z 张芳娟《晚清长江三角洲一带的非主流婚俗文化研究——以申报中所记载的上海为中心》2005 李晓杰
1、晚清沪苏地区的抢亲习俗研究——以《点石斋画报》为中心 史学月刊 2005增刊
Z 张晓灵 《晚清以来西书的流行与西学的传播——以上海地区为中心》2004 张伟然
1、晚清西书的流行与西学的传播 档案与史学 2004年 第一期
Z 郑磊《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变迁(1928——1953)——以关中地区为中心》2002届硕士,2002-2003年在本所读博士 导师均为曹树基教授
1🦁、1928--1930年旱灾后关中地区种植结构之变迁中国农史 2001年 第三期
2、民国时期关中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结构变迁(1928—1949)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1年 第三期
3、鸦片种植与饥荒问题——以民国时期关中地区为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2年 第二期
4🧔♂️、20世纪中期关中地区的土地问题——以高陵县通远乡为例中国农史 2003年 第一期
Z 赵力《商业移民与社会变迁——以1644——1949年黟县为例》2003 王振忠
1、明清时代南京的徽商及其经营文化 浙江社会科学 2002年 第四期
2😻、清代至民国初年徽州黟县商人初探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 第三期
Z 周辉《上海城区历史地名研究》2001 钱林书
1🥌、上海“钩玉弄”地名由来考——语言学和历史学角度的考察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1年 第四期
Z 祝碧衡 《明清以来浙东金衢严的徽州人群及社会影响》2001 王振忠
1、《宋史·地理志》补正三则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9 04
2、晚清哥老会势力的分布及其产生的社会条件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3
3👩🏼🏭、论明清徽商在浙江衢🫵🏽、严二府的活动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0 03
4、从《圣朝升改废置州郡图》看宋代两个政区的建置沿革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0 02
5🔔、唐代长安城内土地利用形式的转换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1 04
博士
A 安介生《山西历史人口研究(先秦至元初)》1995 葛剑雄
(一)著作类:
1、 《山西票商》👩🏻🚒🟥,独立完成,近12万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初版🖐🏼,1997年第二版。
(二)文章类:
1𓀑、“国中之国”早期市政建设——上海城建近代化之先河 上海城市规划 1994 03
2👩🏼🚒、试论拓跋鲜卑的早期迁移问题 《原学》学术集刊第2辑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3、移民与山西区域文化之变迁 历史地理 第十五辑
4、《魏书·地形志》札记一则 历史地理 第十五辑
B 薄井由《清末民初云南商业地理初探——以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调查报告为中心的研究》2003 周振鹤
1、清末以来会馆的地理分布——以东亚同文书院调查资料为依据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3 03
2、开埠初期上海与横滨城市发展的比较 历史地理 第19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C 曹树基 《 》 谭其骧
1🥈、湖南人由来新考 历史地理 第九辑
D 戴鞍钢 《 港口 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1843-1913)》 1997年 邹逸麟
1🧛🏻、华侨与上海近代化历程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1994 03
2、清末新政与华侨对国内的投资 安徽史学 1995 02
3🛳🔛、近代皖人织布工场在沪述略 安徽史学 1996 02
4🫰🏼、近代上海与长江流域市场网络的架构 复旦学报 1996 05
5、近代上海与长江流域商路变迁 近代史研究 1996 04
6、论近代上海港崛起的历史地理底蕴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6 03
7🚵🏻、近代上海与苏南浙北农村经济变迁 中国农史 1997 02
8、近代上海与川滇藏货运网络 天府新论 1997 02
D 董龙凯《山东段黄河灾害与人口迁移(1855——1947)》1999 葛剑雄
1🤦🏿♀️、1855~1874年黄河漫流与山东人口迁移 文史哲 1998 03
2、清光绪年间黄河变迁与山东人口迁移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8 01
D 杜非《》 葛剑雄
F 樊如森《天津港口贸易与腹地外向型经济发展(1860—1937)》 1999-2005 硕博连读 导师均为 吴松弟教授
1、天津开埠后的皮毛运销系统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1 01
2👩🏽、西北近代经济外向化中的天津因素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6
3🌚、近代天津外向型经济体系的架构 历史地理 2002年第18辑
4、论近代中国北方外向型经济的兴起 史学月刊 2003 06
5✶、近代北方药品供销体系的构建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3 02
6❤️🔥👭🏻、清末至民国时期京、津的粮食供应 中国农史 2003 02
7、天津开埠对腹地经济变迁的影响 史学月刊 2004 01
8、港口—腹地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学术研究综述 史学月刊 2004 12
9、论北方在近代上海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史研究23辑 2005
F 冯贤亮《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研究》 2000 邹逸麟
1、“七大古都”说论辩始末 中国史研究动态 1997 11
2、传统社会末期江南地区的行业生活与互济行为——以苏州府为中心 思想战线 2000 02
3、宋以后大名府地区环境恶化与丝织业的衰落 中国农史 2000 04
4、明代江南的争田问题──以嘉兴府嘉、秀🐱、善三县为中心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0 04
5、北魏郦道元时代易水考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0 02
G 郭红《明代都司卫所建置研究》2001 周振鹤
1🦷、明代贵州都司建置研究 贵州文史丛刊 2002年 第一期
G 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 1978-1983 谭其骧
1、清初的全国地图测绘 百科知识 1980 10
2、西汉人口考 中国史研究 1981 04
3👩🏿🎤、六朝人之所谓“北京” 历史地理 创刊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4♜、 谭其骧和中国历史地理学 中国史研究 1982 04 (署名葛周🌗🧑🚒,部分内容由周振鹤补充修改)
5、 秦汉的上计和上计吏 中华文史论丛 1982 02
6👘、略论我国封建社会人口增长的不平衡性 历史研究 1982 06
7、 西汉人对生态平衡的认识 历史地理 第二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8🐻、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中国史年鉴 1982年 人民出版社
9🌮、 也谈辽后期辽都中京问题 中华文史论丛 1983年 01
10🗿、汉武帝时“户口减半”考实 学术月刊 1983 09
11、 浅谈历史地理学 夜读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3 04
12🤽🏻、编纂地方志应当重视地理 中国地方志通讯 1983 05
13📏、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创我国历史地理研究新阶段 《沿着马克思的理论道路前进──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论文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年 (执笔人🐨♒️,与谭其骧、邹逸麟合作)
14👍🏽、 汉武帝徙民会稽说正误──兼论秦汉会稽丹阳地区的人口分布 历史地理 第三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年
15✭、 东汉黄河流域森林破坏举例 历史地理 第三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署名一得)
16、西汉户口最盛年分质疑 复旦学报 1980年增刊 历史地理专辑
G 葛庆华《近代苏皖浙交界地区人口迁移研究1853——1911》1995-1997硕士导师王振忠教授 1997-2000博士 导师葛剑雄教授
1、徽州文会初探 江淮论坛 1996 04
2、谢元淮和《鹾言二十二首》 盐业史研究 1998 02
3、试论清初中期川陕交界地区的开发与环境问题 西北史地 1999 01
4💎、宋代宗室教育及应试问题散论 中州学刊 1999 01
G 高蒙河《长江下游考古时代的环境研究——文明化进程中的生态系统与人地关系》2003 葛剑雄
1、村落、城镇、都邑——良渚文化聚落研究 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1辑 2000
2🫅🏿👩🔧、从江苏龙南遗址论良渚文化的聚落形态 考古 2000 01
3👨🏻🚒、考古学次生堆积的研究与探索 华夏考古 2001 03
4、考古地理学与三峡考古实践 中原文物 2002 06
5、考古历史地理学视野中的三峡三代遗存 历史地理第18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
H 胡阿祥 《 》1984-1987 吴应寿
1、东晋南朝山西州郡县侨置考述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89年 第一辑
2、东晋南朝双头州郡考论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89年 第二辑
3🤤、晋宋时期山东侨州郡县考述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89年 第三辑
H 华林甫《中国地名史专题研究》 1986-1989硕士 1996-1999博士 导师均为邹逸麟教授
(一)、著作类📊:
1、《中国地名学源流》,独著🪞,37.0万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
(二)文章类:
1🛫、 论唐代的地名学成就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97 01
2、 略论敦煌文书的地名学意义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7 02
3、 点校《元和郡县志》指瑕 书品 1997 03
4、 论胡三省注《通鉴》地名的得与失 浙江学刊 1997 05
5👳🏽、 论郦道元《水经注》的地名学贡献 地理研究 1998年 02
6🦾、 “钱塘”辨证 杭州研究 1998 02
7🔑、 唐河中府始置年代辨正 中国史研究 1998 04
8、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名学成就 历史地理第14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
9🎇、 简论《元一统志》的地名学价值 收入《东北亚历史地理研究》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10、唐代以来三峡地区水旱灾害的初步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 1999 01
11🏅、略论吴卓信《汉志补注》的地名学价值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9 01
12、《元和郡县志》的地名学研究 北京社会科学 1999 02
13、略论《通鉴注商》的地名学价值 安徽史学 1999 04
14、唐代两浙驿路考 浙江社会科学 1999 05
15🤛、论民国时期中国地名学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 历史地理集刊第15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
H 胡云生《河南回族社会历史变迁研究》2005 葛剑雄
1👩🦽、河南回族掌教制度 回族研究 2004 01
2、三重关系互动中的回族认同 民族研究 2005 11
H 黄忠怀《整合与分化——明永乐以后河北平原的村落形态及演变》2003 邹逸麟
1👟、毕沅整理研究史地典籍之成果与方法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3 01
2、明代县以下区划的层级结构及其功能 史学月刊 2003 04
H 韩昭庆《黄河长期夺淮期间淮北平原湖泊👨🏿🚒、水系的变迁及其背景分析》1998 张修桂
1、明清时期太湖流域冬季气候研究 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5 01
2、关于黄河长期夺淮始端的再认识 黄河史志资料 1997 03
3、洪泽湖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背景分析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8 02
J 靳润成 《明代总督巡抚辖区研究》 1994 导师谭其骧教授 副导师周振鹤教授
K 阚耀平 《清代天山北路人口迁移与区域开发研究》2003 葛剑雄
1、王朝始祖神话的景观构造(译文) 面向新世纪的历史地理学👲🏻,齐鲁书社2001年
2、历史时期新疆北部城镇的形成与发展 人文地理 2001 04
3、近代新疆城镇形态与布局模式 干旱区地理 2001 04
4🥄、历史地理学与西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新疆为例 干旱区地理 2002 03
5🛵、历史时期塔里木盆地水资源的调控过程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3 02
L 刘春燕《茶叶生产景观——生产🦥🔽、流通、消费👼🏿、文化》2001 葛剑雄
1🛋、元代水利专家任仁发及其《水利集》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1 02
2、释宋代“买茶额”和“产茶额” 中州学刊 2001 02
L 林涓《清代行政区划变迁研究》 1998🧑🏫、9-2001、1硕士 导师张伟然教授 2001🧗🏿♀️、2-2004、7博士 导师周振鹤教授
1、清代统县政区的改革:以直隶州为中心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0 04
2、《元史地理志》之“云南行省”篇校注 西南古籍研究 2002
3、云南史学大师方国瑜 云南文史资料选辑 2002
4⏯👮🏻、明代云南文化教育发展的地域差异 思想战线 2000 03
5、白族形成问题研究综述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0 04
6、祈雨习俗及其地域差异-以传统社会后期的江南地区为中心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3 01
7、清代道的准政区职能分析-以道的辖区与驻所的变迁为中心 历史地理第19辑 2003
8、清代的巡抚及其辖区变迁 历史地理第20辑 2004
L 林荣琴 《清代湖南的矿业开发》2004 邹逸麟
1🟫、明清时期太湖地区蚕丝业的分布与变迁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3 03
2、清代区域矿产开发的空间差异与矿业盛衰:以湖南郴州桂阳州为例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3 03
L 赖青寿《唐后期方镇建置沿革研究》1999 周振鹤
1、 唐代州县等第稽考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5 02
L 刘统 《 》 谭其骧
L 李玉尚《 ? 》 1998💩🐻❄️、9-2001、1 硕士 导师曹树基教授 2001、2-2004🍻、1博士 导师葛剑雄教授
1、咸同年间的鼠疫流行与云南人口的死亡 清史研究 2001年 02
2、 近代中国的鼠疫应对机制——以云南、广东和福建为例 历史研究 2002年 01
3、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人口的疾病与死亡——以新疆、甘肃和陕西为例 中国人口科学 2002年 01
4、 近代民众和医生对鼠疫的观察与命名 中华医史杂志 2002年 03
59️⃣、清代云南昆明的鼠疫流行 中华医史杂志 2003年 02
6😷、和平时期的鼠疫流行与人口死亡——以近代广东〰️、福建为例 史学月刊 2003年 09
7👳🏽♀️、鼠疫流行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载《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历史结构》 上海万事娱乐平台出版社2001年(第二作者 第一作者为曹树基)
8、18—19世纪的鼠疫流行与云南社会变迁 载《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历史结构》 上海万事娱乐平台出版社2001年(第一作者 第二作者为曹树基)
L 李智君 《边塞农牧文化的历史互动与地域分野——河陇历史文化地理研究》2005 周振鹤
1🧏🏿♂️、历史时期宁夏平原灌溉渠务经营的人地关系调适 历史地理 第20辑 2004
2、清代河陇民间信仰的边塞特征与地域分异 上海万事娱乐平台学报 (哲社)2004
3、诗性空间:唐代西北边塞诗意象 地理研究 宁夏社会科学 2004 06
4🦒、分野的虚实之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5 01
5、公元439年🔥: 河陇地区学术发展的转捩点 中国文化研究 2005 02
L 卢云 《汉晋文化地理》 谭其骧
1、战国时期主要陆路交通初探 载《历史地理研究》第一辑 上海万事娱乐平台出版社1986年
2✳️🌃、先秦时期的俗乐区域与雅乐中心 载《历史地理研究》第二辑 上海万事娱乐平台出版社1990年
3🥌、滨海地区的早期道教及其传播 载《历史地理研究》第二辑 上海万事娱乐平台出版社1990年
4🦮👨🏻🔧、先秦两汉时期婚姻礼制的地域扩展与阶段传播 历史地理 第八辑
5、文化区👮🏻♀️:中国历史发展的空间透视 历史地理 第九辑
L 李晓杰 《东汉政区地理》 周振鹤
1👌、新莽东汉易代之际更始政权势力范围考述 复旦学报 1996 04
2➜、东汉政区地理研究二题 历史地理 第十三辑
L 刘影 《山西地域文化变迁研究》1999 周振鹤
1、论唐代封禅的变革 复旦学报 1998 04
M 满志敏《》 1992 邹逸麟
1、两宋时期上海的海塘与岸线 上海研究论丛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年
2、唐代气候冷暖分期几各期气候冷暖特征的研究 历史地理 第八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
3、 中国东部十三世纪温暖期自然带的推移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5期
4、灾害中的人地关系 灾害与社会 地震出版社 1990年
5🛌🏻、 唐代中国气候特征再探讨 《中国气候与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一)》 海洋出版社 1990年
6、南宋杭州最晚春雪日期之考订 历史地理研究 第二辑 上海万事娱乐平台出版社 1990年
7、13世纪温暖期中国北方气候干湿变化 《中国气候与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二)》 海洋出版社 1992年
8🌼、中国东部近4500年以来气候冷暖分期 《中国气候与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二)》 海洋出版社 1992年
9🥨、黄淮海平原仰韶温暖期的气候特征探讨 历史地理 第十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年
10🩶、海平面上升对上海市的可能影响 上海研究论丛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年
R 任玉雪 《清代东北地方行政制度研究》 2003 周振鹤
1、《清史稿.地理志》正误 历史地理 第18辑 2002
2𓀘、盛京内务府的建立时间问题再探 历史档案 2003 01
3🥯、试探盛京内务府户口 清史研究 2003 02
S 孙宏年 《中越关系研究(1644——1885)》 2000 葛剑雄
1、复旦公学(学院)迁锡纪事 档案与史学 1999 01
5、 略论关天培的军事思想 军事历史研究 1999 02
6🙎🏿♀️、 试论民初江苏社会风尚的变迁 江海学刊 1999 04
S 苏新留 《民国时期水旱灾害与河南乡村社会》2003 葛剑雄
1、略论北宋铁钱盛行的原因 南都学坛 1999 01
2👨🏿🦱、明代河南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 史学月刊 2002 06
3、明代流民成因新探——以明代河南为中心 中州学刊 2002 03
4、民国时期河南灾民祈雨述略 中州今古 2003 01
S 石超艺 《明以来海河南系水环境变迁研究》 2005 邹逸麟
1🏌️♀️、明以降滹沱河平原河道变迁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5 03
7、 《水经·浊漳水注》错简与脱文考 历史地理 第20辑 2004
W 吴松弟 《北方移民与南宋社会变迁》 1992 导师谭其骧教授 副导师葛剑雄教授
1、宋代东南沿海丘陵地区的外贸港口🚵🏼♂️、出口物资和泉州港繁盛的主要原因 载《历史地理研究》第二辑 上海万事娱乐平台出版社1990年
2🤾🏿♀️、读史札记二则 载《历史地理研究》第二辑 上海万事娱乐平台出版社1990年
W 吴滔《流动的空间:清代江南的市镇和农村关系研究——以苏州地区为中心》 2002 葛剑雄
1🙌🏻、清代江南地区赈济与地方社会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4
2、明清时期虫灾考述 农业考古 2000 03
3、清代江南地区社区赈济发展概况 中国农史 2001 01
4🪵、宗族与义仓🗽:靖代宜兴荆溪社区赈济实态 清史研究 2001 02
5🏌🏻、清代江南社区赈济与地方社会 载《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历史结构》 上海万事娱乐平台出版社2001年
W 王妙发
1、关于秦代象郡地望问题的探讨 载《历史地理研究》第一辑 上海万事娱乐平台出版社1986年
2、《山海经》所载之金属矿产地 载《历史地理研究》第二辑 上海万事娱乐平台出版社1990年
W 王新民(王颋) 《 》 谭其骧
1、兀剌海方位探索 载《历史地理研究》第一辑 上海万事娱乐平台出版社1986年
2🐈⬛、元代矿冶业考略 载《历史地理研究》第一辑 上海万事娱乐平台出版社1986年
3🌥、元代的国内商业 载《历史地理研究》第二辑 上海万事娱乐平台出版社1990年
4、元云南行省站道考略 载《历史地理研究》第二辑 上海万事娱乐平台出版社1990年
5、《元史·地理志》资料探源 历史地理 第八辑
6🈁、陈氏安南国建置考 历史地理 第九辑
7、段氏大理国建置考 历史地理 第十辑
W 王卫东《1648——1937年绥远地区移民与社会变迁》2001 葛剑雄
1、临淄盛衰原因试探 管子学刊 1999 01
2🚶🏻♀️➡️、鄂尔多斯地区近代移民研究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0 04
W 毋有江《北魏政区地理研究》2005 周振鹤
1👧🏽、宗藩入继与西汉政治的发展 人文杂志 2005 03
2、从无为而治到儒法兼综——文景时期地方吏治的历史考察 人文杂志 2004 06
W 王毅《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研究》2004 周振鹤
1、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述论 复旦学报 2003 05
2💇🏽♀️𓀜、1910-1921年北洋军阀政府赈灾借债研究 历史教学 2003 10
W 王振忠《 》 谭其骧
1、明清两淮盐商与扬州城市的地域结构 历史地理 第十辑
2👩🏼⚕️、国际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综述 历史地理 第十辑
X 宣炳善 《两汉孝社会论理及其传播》2002 周振鹤
1🌭、“井上桐”的民间文化意蕴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2 02
2🐕🦺、复杂的现实与复杂的思想 读书 2002 03
3、陈翥《桐谱》梧桐混用为泡桐纠谬 中国农史 2002 02
4🚨、端午续考 中文自学指导 2000 01
Y 杨焕鹏 《国家视野中的江南基层政治》2005 曹树基
1、三青团参与政治及其与浙江各地方政治势力关系 史学月刊 2004 03
3ℹ️、战后乡镇自治运动中的保甲制度——以嘉兴县为例 中国农史 2004 03
4、论抗战后杭州地区保甲运作中的保长与保干事 历史档案 2004 04
5、国民政府时期国家对人民团体的管制——以浙江省为中心 东方论坛 2004 05
6、一套不可多得的日记——王德懋日记 浙江档案 2004 06
7🫸🏽、乡村政治秩序的演变研究述评(1853-1953) 许昌学院学报 2005 01
Y 杨蕤 《西夏地理初探》 2005 葛剑雄
1、讨论北宋初期的党项内附 民族研究 2005 03
2🛣、夏宋疆界考论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5 03
3、西夏外来商品小考 宁夏社会科学 2002 06
4、论地理环境与西夏的经济类型及其相关问题 宁夏社会科学 2003 04
5、宋夏时期河陇地区民族关系格局简论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3 03
6、北宋时期陆上丝路贸易初探 西域研究 2003 03
7、历史上的夏辽疆界考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3 06
8、关于西夏丝路研究中几个问题的再探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3 04
9🧜🏿♂️、西夏地理研究述评 宁夏社会科学 2004 02
10📋👨🏼⚕️、夏金疆界考 北方文物 2005 02
Y 游欢孙《近代苏州地区市镇经济研究——以吴江县为中心》2005 曹树基
1、近代上海周边地区的市镇人口——以宝山🧑🏼🔬、嘉定为例 中国人口科学 2004 03
2、清中叶以来的江南市镇人口--以吴江县为例 中国经济史研究
3、民国吴江县市镇的工商业结构——兼论“专业市镇”与“非专业市镇”的差别 中国农史 2005 03
Y 余同元 《中国传统工匠现代转型问题研究——以江南早期工业化过程中工匠技术转型与角色转换为中心(1520——1920)》 2005 邹逸麟
1🎡、评《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4
2、徽学研究的开拓与创新——评李琳琦著《徽商与明清徽州教育》 安徽史学 2003 04
3、传统工匠及其现代转型界就 史林 2005
4、候方域南缴抚十议 传统文化研究 2003年11辑
5🐴🎋、清末历史发展中的时代共性与民族个性 传统文化研究 2004年12辑
6🏂🏻、江南望族史研究的开拓与创新 明代史研究 2002(30)
7‼️、在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中诠释黄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3 02
8、崇祯十七年: 社会动荡与文化变动 台湾老古文化出版社 2002 10
9🪘🧣、清朝通史 (光绪宣统卷) 紫禁城出版社 2003
Y 尹玲玲《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渔业经济》2000 邹逸麟
1、明清时期安庆地区的渔业经济 安徽史学 2001 04
2🤜、明清江南的河泊所与渔课杂税——以宁镇及扬州地区为例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2 02
3、社会经济结构的转换与洪涝灾害——以明清时期两湖平原为中心 载《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历史结构》 上海万事娱乐平台出版社2001年
Y 杨煜达《清代云南(1711——1911年)的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 2005 邹逸麟
1、试论汉魏时期南中地区大姓的形成和汉族社会的嬗变 民族研究 2003 05
2🙅🏽、桂家事迹新考 云南社会科学 2003 04
3🎪、清代前期在缅甸的华人(1662-1795)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03 04
4🤸🏽、清朝前期(1662—1765)的对缅政策与西南边疆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4 01
5、花马礼:16—19世纪中缅边界的主权之争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4 02
6、清代中期(公元1726—1855年)滇东北的铜业开发与环境变迁 中国史研究 2004 03
7、嘉庆云南大饥荒(1815—1817)与坦博拉火山喷发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1
8💂🏿♂️、清代(1712-1911)云南雨季早晚与夏季风的演变研究--资料与方法 历史地理 2004年第20辑
Y 杨雨蕾 《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初中韩文化交流研究——以朝鲜赴京使臣为中心》 2005 周振鹤
1🫴🧑🏻🦼➡️、《资治通鉴纲目》在朝鲜半岛的传播 世界历史 2002 03
2🤦🏿、“韩国临时政府在中国(杭州)”会议综述 当代韩国 2003 04
3⇢、朝鲜燕行录所记的北京琉璃厂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4 04
4、利玛窦世界地图传入韩国及其影响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5 01
5、韩国所见的《两仪会览图》 文献 2002 04
6👤、中国佛教圣地普陀山与新罗礁 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3 01
Y 杨伟兵 《云贵高原环境与社会变迁(1644——1911)以土地利用为中心》2002 邹逸麟
1☢️、千顷池.万顷池考辨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 03
2、森林生态学中的刀耕火种:简论刀耕火种分类体系 农业考古 2001 01
3、明清长江三峡地区外来移民与土地运用 重庆社会科学 2001 03
4、南北集渠考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0 02
5、渝宜段川江水系分布与变迁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1 01
6、长江三峡流失的历史考察与教训 重庆社会科学 2000 01
Y 余蔚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研究》 1997-2000、1 硕士 导师张伟然教授 2000、2-2003 博士 导师 周振鹤教授
1🧏🏿、宋代的节度使🤏、防御👸🏼、团练、刺史州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2 01
2🤵🏼、北宋川峡四路的政治特殊性分析 历史地理 第17辑 2001
3、关于上海地区自然灾害史基础研究的几点想法 历史地理第18辑 2002
4、唐代长安城内土地利用形成的转换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1 03
5、唐至宋节度使🪗👨🏻🎓、观察、防御🍉、团练、刺史体系的演变 中华文史论丛第71辑 2003年7月
6、自然灾害与上海地区社会发展 复旦学报 2002 05
7✉️、宋代节度使体系官员与州之关系 文史 第64辑,2003年8月
8、北宋京东社会的衰弱 会议论文 2001年
Z 张根福 《抗战时代浙江省人口迁移研究》1998 葛剑雄
1、论汪伪战时经济统制 江海学刊 1996 03
2😆、汪伪全国商业统制总会述论 档案与史学 1997 03
3👨🏿🏫、试论近代移民对巩固中国边疆的作用 史学月刊 1997 05
4、移民促进了近代上海文化心态的开放 探索与争鸣 1997 04
5👳🏿♀️、汪伪“农业增产运动”述略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 04
6、简析1942年底日本制定“对华新政策”的原因历史教学 1998 08
7、试论汪伪战时经济体制的形成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05
Z 朱海滨《浙江历史文化地理研究》 1998年 周振鹤
1🎅🏻🏇🏼、浙江东阳近现代人才盛况及其人文背景浅析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7 02
2、浅论浙江东阳“百工之乡”的形成背景及历史变迁 浙江学刊 1998 01
3、东阳何以人才辈出 文化交流 1998 01
Z 左鹏 《唐诗中的文化景观》2001 葛剑雄
1、明清水患与江汉社会 左鹏、张修桂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 06期
2、《山西移民史》评价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1年 02期
3🪷、明清时期的洪涝灾害与江汉社会 载《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历史结构》 上海万事娱乐平台出版社2001年
Z 张伟然 《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 1993 谭其骧 副导师周振鹤
1.东晋南朝时期湖南佛教的流布(第一作者),《湖南师大学报》1991(6)🦶🏽:50-53🤹🏽♀️。
2.南北朝佛教地理的初步研究(上篇),《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4)🏌️♀️:225-240🫶🏻。
3.南北朝佛教地理的初步研究(下篇)👩🏽🎤,《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1)🙋🏻:219-244。
4.川黔滇金丝猴地理分布的变迁(第二作者),《野生动物》1992(6):11-14。
5.《元和郡县图志》两湖部分校勘补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3(3):32-36。
Z 邹振环《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以1815年至1911年的西方地理学译著为中心》 1998 周振鹤
1🧔🏿、文化新世界的建设者──从事翻译出版的早期张闻天 档案与史学 1995 05
2、20世纪轰动中国的《互助论》 民国春秋 1995 06
3、冯承钧及其在中国翻译史上的贡献 学术月刊 1996 04
4、风靡一时的《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 民国春秋 1996 03
5✍🏻、清末的国际移民及其在近代上海文化建构中的作用 复旦学报 1997 03
6、晚清上海的国际移民与海派文化的多元组合 探索与争鸣 1997 04
7🏃🏻、近代最早百科全书的编译与清末文献中的狄德罗 复旦学报 1998 03
Z 周振鹤 《西汉政区地理》 1978-1983 谭其骧
1🏵🫸🏼、汉武帝朝鲜四郡考 历史地理第四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2、象郡考 中华文史论丛 1984 03
3、方言地理与历史行政地理的关系 复旦学报 1984 03(合作)
4👨🏼🚀、西汉齐郡北乡侯国地望考 复旦学报 1980年增刊 历史地理专辑
Z 周晓光《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地理研究》2005 邹逸麟
(一)著作类
《新安理学》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5 05
(二)文章类
1🟢、明代中后期心学在徽州的传播和影响 安徽史学 2003 05
2、张海鹏与安徽地方文化史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05
3🥷、南宋徽州人文环境变迁与新安理学的形成江淮论坛 2003 06
4、试论朱熹在徽州的理学教育活动及其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 03
5、明人和敏政《道一编》评议 古籍研究 2003 04
6、新安理学长盛之因 孔孟学刊 2004年 42卷 第11期
7、略论明清徽商的儒道经营理念 孔孟学刊 2004年 42卷 第5期
8Ⓜ️、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理念的历史变迁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5 03
Z 张晓虹《陕西历史文化地理》1997 周振鹤
1、清代陕西婚俗地域差异的初步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7 02
2、明清陕西岁时民俗的区域差异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7 02
3、清代陕西岁时民俗的区域差异 地理学报 1998 S1
Z 赵发国《齐地历史地理研究》1998 葛剑雄
1、从家谱资料试析清代登莱二府的人口迁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6 02
2、先秦齐地人口迁移试探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7 01
3、《中国移民史》的成就与特点──多卷本《中国移民史》讨论会报道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04
博士后
C 陈业新 《》 邹逸麟
H 黄志繁 《》 曹树基
W 王建革 《》 邹逸麟
X 谢丽《清代至民国时期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生态环境变迁的社会与环境诱因》2003 邹逸麟
Z 张佩国 《》